发酵床垫料选择原则
垫料制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,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。无论何种原料,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:
1、原料来源广泛、供应稳定;
2、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;
3、主料水分不宜过高、应便于临时储存;
4、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;
5、成本或价格低。
备注:配方设计的原则是,以惰性原料为主,有适量的营养在内,各种原料的惰性大小排序为:锯木屑>花生壳>稻糠>稻草粉>其他秸秆粗粉,惰性越大的原料,越是要加点营养在内(如米糠或麦麸、玉米粉),不然,全部用惰性原料如锯木屑,则发酵不起来,没有营养在内,无法发酵起来,无法发酵产热,从稻糠开始的其他原料,也至少要加米糠或麦麸等至少50公斤。
锯末的选择方法:
1、锯末的来源要清楚,必须保证锯末*、没有发生霉变,当然的是新鲜的干锯末。如购买的是湿锯末一定要先铺开晾晒后再来使用。
2、原始森林的**锯末好,因为原始森林采伐的鲜木没有任何污染,制作发酵床的效果。
3、避免锯末中有化学物质的残留,比如二次加工的木料有防腐剂、油漆、沥青等化学物质,这样发酵床效果不仅不好,还会影响猪的生长。
4、一些带有杂质和化学残留的锯末、有难闻性气味的锯末(比如油松锯末)要经过晾晒、清洗、晒干再制作发酵床,这样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已经降解或分离出去,减少了残留,进而减少了危害。
疏粪管理
由于生猪具有集中**排泄粪尿的特性,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,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,消化分解速度慢,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(即疏粪管理),并与垫料混合均匀,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,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。通常保育猪可2-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,中大猪应每1-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。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,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,避免生蝇蛆。
垫料补充与更新。
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,垫料也会逐步损耗,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。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%后就要及时补充,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,并调节好水分。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,日常养护措施到位,使用寿命相对较长,反之则会缩短。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,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,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,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,按照生物**肥的要求,做好陈化处理,并进行养分、**质调节后,作为生物**肥出售。垫料是否需要更新,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:
1、高温段上移。通常发酵床垫料的温度段应该位于床体的中部偏下段,保育猪发酵床为向下20-30cm处、育成猪发酵床为向下40-60cm处,如果日常按操作规程养护,高温段还是向发酵床表面位移,就说明需更新发酵床垫料了。可以在加大**物含量小的垫料加以混合,比如锯末。
2、发酵床持水能力减弱,垫料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。当垫料达到使用寿命,供碳能力减弱,粪尿分解速度减慢,水分不能通过发酵产生的高热挥发,会向下渗透,并且速度逐渐加快,该批畜禽出栏后应及时更新垫料。
3、圈舍出现臭味,并逐渐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