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酵床垫料的更换:
牲畜每批次转栏或出栏后,应对圈舍进行*立体的消毒处理,然后补充部分新鲜木屑或秸秆粉及适量发酵床菌种,调节水分至50%左右,将垫料在圈栏中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处理,温度上升到50℃以上高温24小时后,即可作为发酵床垫料重新使用。
四、发酵床维护技术
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,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,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,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,为牲畜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;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,同时为牲畜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。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、水分调节、垫料补充、疏粪管理、补菌、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。
舍外发酵床养殖要求:
1、雨污分离:雨污分离是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粪污的处理理,使需要处理的粪污量降到,在做到雨污分离的前提下,实行干清粪;其次,养殖栏地面为漏缝地板,采用水泡粪模式,可大大降低用水量,从而减少粪污量的目的。
2、水冲圈:水冲圈会产生大量污水,给发酵床造成分解难度,需要根据每日污水排放量合理计算出发酵床面积及厚度,并加大菌种用量,保证发酵床的正常运行。
3、科学管理:垫料中的锯末和稻壳比例要合理,锯末占50-80%,每天机械翻动一次,每月补菌一次,定期补充垫料。
4、污水与垫料比例:猪排尿系数656.7kg/头·年,一个存栏万头猪场每年排尿量为6567吨,平均每天的排尿量为18吨,每天处理一吨污水需要垫料45-50㎡,一万头猪场需要垫料810-900m,按每栋发酵床垫料高1.3m计算,需要建发酵舍面积为:620-690㎡。
5、合理分解:对排污量较大的大型养猪场,可将舍外发酵床厚度增加至1.3-1.5m厚,并根据发酵舍的面积分成4-8个小单元,每隔3-4天将粪污喷洒到1-2个单元垫料中,每个单元发酵运行3-4天后可再次喷洒。
发酵床垫料的发酵方法:
方法一:(湿式发酵床)
①将所有准备好的物料按比例混合均匀。
②将百益宝EM原液加水稀释(稀释倍数根据物料水分来定),均匀喷洒在物料上,边喷洒,边翻堆,直至拌均匀,水分调节在50%左右,水分不足时可另外加水单独喷洒(注,不要一次性把计算好的水全部加入,分次加,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水分,不至于水分过大而影响发酵质量)
③将拌好的物料堆积成高1米,宽2米,长度不限的垛进行发酵。发酵前3天需要观察物料温度,每天用温度计插入物料30厘米以下测量物料中心温度,一天测量二次。当温度上升至50℃以上时,需要进行翻堆,将物料中心翻至,然后继续发酵。当温度再次达到50℃以上时,进行*二次翻堆。发酵5-7天后(冬季7-10天),物料中心温度下降至50℃以下,并且不再升温,即可将垫料表层翻到下面铺入圈舍使用。注:物料发酵时温度不要**过70℃,另外要及时进行翻堆透气,以免温度过高杀死微生物。
方法二:(干撒式发酵床)
将一包**能发酵粉加入20公斤玉米粉或米糠中拌均备用,垫料每铺5厘米厚撒一层配好的发酵粉,直到发酵床所需厚度。垫料铺好后用水将垫料打湿,调节水分在50%左右。发酵3-5天即可放入已驱虫和消毒后的禽畜使用。
垫料补充与更新。
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,垫料也会逐步损耗,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。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%后就要及时补充,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,并调节好水分。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,日常养护措施到位,使用寿命相对较长,反之则会缩短。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,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,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,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,按照生物**肥的要求,做好陈化处理,并进行养分、**质调节后,作为生物**肥出售。垫料是否需要更新,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:
1、高温段上移。通常发酵床垫料的温度段应该位于床体的中部偏下段,保育猪发酵床为向下20-30cm处、育成猪发酵床为向下40-60cm处,如果日常按操作规程养护,高温段还是向发酵床表面位移,就说明需更新发酵床垫料了。可以在加大**物含量小的垫料加以混合,比如锯末。
2、发酵床持水能力减弱,垫料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。当垫料达到使用寿命,供碳能力减弱,粪尿分解速度减慢,水分不能通过发酵产生的高热挥发,会向下渗透,并且速度逐渐加快,该批畜禽出栏后应及时更新垫料。
3、圈舍出现臭味,并逐渐加重。
发酵床垫料发酵成功的标准:
刚发酵好的垫料手感松软,略带酸香或清香味,有时会见到白色的菌丝,温度在30~40℃左右。
水分调节
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,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,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,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,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,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,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,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~45%,即垫料表面15cm的水分在50-60%,中层水分30-40%,底层10-15cm的水分在20-30%,切忌垫料表面起尘,使猪在奔跑和拱掘时会将微粒纤维吸入肺部,造成异物性肺炎。另外发酵床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应适当进行调整,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,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。
疏粪管理
由于生猪具有集中**排泄粪尿的特性,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,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,消化分解速度慢,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(即疏粪管理),并与垫料混合均匀,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,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。通常保育猪可2-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,中大猪应每1-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。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,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,避免生蝇蛆。
补菌
定期补充发酵床菌种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,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。补充发酵床菌种做到每周一次,按1:50-100倍稀释喷洒,一边翻发酵床20厘米一边喷洒。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。